♦事先拟定的救灾

就在灾难发生的同时,日本政府的救灾体系根据早已拟定的灾害应急对策,立即开始运转。根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日本的防灾对策》中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对策,灾害发生时,内阁府和首相官邸要员参加,首先进行情报的收集和传输。经由省、厅、公共机构的情报,画面资料,内阁府的DIS(Disaster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等,对灾害规模进行把握,以确定是否有必要立即成立对策本部。继而成立设在内阁府的非常灾害对策本部,由防灾担当大臣担任部长;或是设在首相官邸的紧急灾害对策本部,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本部长。然后负责协调各部门、派遣政府调查组、管理现场灾害对策本部等。

遗憾的是,日本救灾在最初的一周内显得力度不够。一些报道显示,大批挤在避难所里的灾民缺乏食物、水和燃料。一些老人在避难所里因为寒冷和饥饿而死去。

《华尔街日报》3月中旬引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称,日本现在至少有160万家庭无水可用,43万人无家可归,暂时住在疏散中心。OCHA表示,由于天气寒冷,且没有干净的水和卫生设施,很多人染上了痢疾等疾病。

“在这个事情上,日本人的面子似乎更加重要。”一位日本在华学者向本刊记者如此评价。所谓的“面子”在旅日学者俞天任眼中则被解读为执政的日本民主党内阁与官僚集团不合,自身又缺乏行政管理的经验。一方面民主党对官僚的打压严重地削弱了日本各中央官厅之间原有的联络机能,另一方面“拍脑袋”决策,破坏了早已拟定的灾害对策中的规则。使得向灾区的物资调配、运输出现重大问题。

另一重要原因是,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危机消耗了日本政府巨大精力,令其无暇顾及灾民。3月17日晚,约300人在东京涩谷区代代木公园集会,举行大地震以来第一场的反政府示威,示威者高喊“菅直人政府是凶手”,要求立即关闭核电厂、向灾民运送粮食等。这样的游行,在日本被认为是极为少见的。直到3月20日前后,国外媒体观察者们才逐渐改变批评,认为日本的救灾“初见成效”,灾区的物资匮乏稍有改善。

尽管不尽人意,根据制度和法律的惯性,日本的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事宜次第展开。就像在打一场被推演过无数次的战役,各种繁杂的问题都已经被考虑到并制度化了。根据日本内阁3月14日发布的文件《有关对“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震”所涉及受灾地区进行物资援助的经费使用》称,以前,受灾地区的物资筹措都是都、道、府、县的知事根据灾害救助法来置办,当地也会承担一部分费用。

但此次地震、海啸的双重毁灭性打击却是史无前例的。再加上数次大的余震,“使得地方自治体的机能显著降低。作为灾害救助的基础力量的地方自治体,自主努力变得颇为艰难。”以茨城县重建为例,认定符合《受灾者生活重建法》中对自然灾害的定义,该法适用于茨城县。住房全毁的家庭和住房被毁坏严重的家庭,根据其申请将适用相应的受灾者生活重建支援制度。“根据被毁程度提供的支援金,以及根据房屋的重建方法提供的追加支援金将由财团法人都、道、府、县会馆来支付”。而3月13日内阁防灾担当、总务省、法务省共同发出的《政令第十九号》则明确了为保全受灾者的权益而实行的特殊处理办法的相关法律。这些措施包括延长行政权益的有效期,驾照等相关认证证件有效期延长至2011年8月31日。免去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其行政义务的人的责任。同时暂缓办理相关法人的破产手续,截止日期延长至2013年3月10日。

相关阅读推荐:日本地震灾民如何面对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