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音

舌尖快速地闪击上齿龈而发出的辅音称作“闪音”,日语中[r]就是闪音。

发音指导

对中国人而言,闪音是较难发准的一个辅音。

粗听起来,日语的“闪音”[r]有点像汉语的“侧音”[l],因此人们往往用[l]来代替日语的[r]。但是,无论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还是耳朵的听感,两者都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从发音部位来看,[r]是在齿龈的后部,比[l]靠后一些,并且舌尖翘起,舌尖与齿龈的接触面积较小。

在发音方法上,汉语的侧音[l]在除阻之前已先有气流从后舌的两侧流出(“侧音”因此得名),而[r]则是瞬时成阻,瞬时除阻,并且在除阻之前口腔通道是完全关闭的。典型的[r]出现在非词首的位置,是舌尖快速地闪击上齿龈而发出的音。

就时长来看,汉语的[l]由于在除阻前从后舌的两侧有气流流出。因而时长较长;日语的[r]则因为是舌尖对齿龈的瞬间弹击,因而时长极短,一般只有10ms(百分之一秒)左右,仅相当于汉语侧音[l]的四分之一甚至更短。

连浊

两个构词成分(词素或词)结合成一个词(或复合词)时,第二个词或词素首音节的清音有时变为浊音。这种现象叫做“连浊”。例如:

手(て)+纸(かみ)->手紙(てがみ)
本(ほん)+箱(はこ)->本箱(ほんばこ)
時(とき)+時(とき)->時々(ときどき)
青(あお)+空(そら)->青空(あおぞら)
心(こころ)+細い(ほそい)->心細い(こころぼそい)
離れ(はなれ)+離れ(はなれ)->離れ離れ(はなればな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清音”和“浊音”不是语音学概念的清(无声)浊(有声),而是日本一般国语学上以加不加浊音点来区别的(作为音节的)“浊音”和“清音”。

此外,“は行清音”变为“ぱ行半浊音”的现象也不包括在“连浊”的概念之内。

连浊的现象在日语中是古已有之的。古代人把从中国传入日本时汉语原词中固有的浊音形态称为“本浊”,而在两个词发生连接时新产生的由清音到浊音的变化成为“连浊”或“新浊”。在当时的经书中曾对“本浊”和“连浊”用不同的记号加以区别。在“和汉混合词”及“和语词”中也很早就产生了连浊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