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中,古诗背诵成为学生的日常。十年寒窗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必经历程,古诗词作为语文考试中的一部分,是大家不得不学的文学作品。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大家多少都能背上那么一两首古诗,这是中国学生的基本素养。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大家回望自己的人生,会看到自己已经走过千山万水。昨日的努力成就今日的自己,一次回忆便可在心中荡起一阵涟漪。

1.四十八首唐诗叙长安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大家都熟知的诗人高适李白。以高适的回忆作为开头,用四十八首唐诗为串联的《长安三万里》,将大唐的盛世展现给了观众。高适的回忆里,大唐盛世一切都如此美好,可一朝战火毁了这一切,心中的美好也只停留在回忆里。

《长安三万里》从诗人的角度叙述了唐朝的变迁,也透露出许多人生哲理,让很多观众产生了共鸣,因此成为时下热门电影之一。

观影后许多观众都纷纷发出“很感动”的影评,《长安三万里》或许让大家心中的热血再次翻腾,更好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因在暑期得到了很好的热度,中国快餐品牌华莱士也推出《长安三万里》的联名周边。

与大部分大热的上映电影一样,也有人对《长安三万里》的评价并不是那么好,有的人说诗人李白被弄得像个“酒蒙子”,说得一无是处。还有人说人物形象看起来就跟生物结构相悖,都不知道能不能站得稳。这些负面的评价甚至还涉及到一个文明观影的问题,有许多观众表示观影体验十分不好。作为暑期档的3D动画作品,必定会成为家长的暑期儿童活动首选。而电影中的古诗大部分出现在中小学生语文课本当中,影院内若有儿童观影则会出现很多背书的声音,严重降低了观影体验。

从另一方面看,儿童能跟着电影一起背诗,也是儿童与这部电影产生共鸣的表现,足以证明《长安三万里》在儿童年龄层中也是成功的。受众年龄层跨度大,也是这部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更适合中国观众体质的国漫

要说到《长安三万里》,就不得不来说一下这部动画的制作公司——追光动画。追光动画对于很多长期关注国漫领域的漫迷们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甚至有可能大家还看过或者听过追光动画的其他作品。

作为一个国产动漫公司,出品了不少国漫作品。例如《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等。

《杨戬》在去年暑期掀起了一阵国潮动漫热浪,再次激发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而大部分能够在国内引发热烈讨论的作品,如《魁拔》、《大鱼海棠》等作品也与传统文化相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以动画电影的形式深入人心。立足于本国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成为国漫成功的重要原因。

影视作品之外,中国的动画与漫画也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作品。国内的漫友们的“追番日常”也从只追日漫日番的情况,转变为也会看国漫。

大家在观看国漫作品的时候不再需要字幕,古代背景的作品甚至能听到日漫里没有的古风bgm。中国自己的动漫作品制作者更懂国人内心的想法,虽然起步不及国外早,但国漫已在逐渐崛起。虽不能完全取代别国作品在国内的影响力,但百花齐放中已经出现了“国产动漫之花”,国漫也成为能够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存在。

“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正如《长安三万里》中的台词所说,国漫度过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期,通过动漫行业人员的不断努力,如今已盛开出灿烂的花朵,很好地给大家讲述中国的故事。

3.文化输出任重而道远

小时候大家应该都有看过《宝莲灯》《葫芦娃》《大闹天宫》等国产动画,这些作品家喻户晓,几乎人人都知道。而现在,除非是十分热爱动漫的漫迷、家里有孩子的家长,很少有成年人都知道的国产动画作品。中国作品除了低龄化作品能够拥有大批受众外,其余作品多数局限于喜爱动漫的圈子内,出圈的作品并不多。

近年来的大热门作品中虽然也不乏国漫作品,但占领鳌头的依旧是外国的动画。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灾难三部曲”的完结篇——《铃芽之旅》保持一贯的话题性与热度,再次成为掀起世界观众的作品。尽管不在暑期上映,依旧在国内获得了,甚至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成为了继宫崎骏导演作品《千与千寻》后,能与世界其他优秀作品一同角逐最高奖项“金熊奖”的日本动画电影。全球票房可以说是动画电影中走到世界的成功作品。

除了动画电影,日本动漫也一直成为日本的代名词,成为日本文化输出的强有力工具。就算对日本并不感兴趣的人,可能多少都有看过日本的动漫作品。从很早之前的《聪明的一休》开始,《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都成为深入人心的动漫作品。

也许有很多作品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但这些并没有走出国门。这是非常遗憾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深厚,如此优秀的文化却没能通过动漫作品走出国门。

日本凭借优秀的动画作品将文化传播到了全世界,韩国通过偶像吸引了世界各国粉丝的关注。而环球影城园区大排长龙的热门程度、上海迪士尼乐园疯抢铃娜贝尔及其他周边的情况可以看出,欧美文化也不单单通过电影大片传播文化,还成功打造出许多ip吸引看客。

中国什么时候会出现能够在全世界的人们心中留下印象的事物,成为很多当代中国人心中的疑问。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但每次出现在世界人们眼中的时候,却是被人偷走的时候。

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走出去”的意识。这也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可能有些制作者觉得并没有走出去的必要。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走出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作者本人的作品要符合世界人们的“口味”,还要有“走出去”的语言等能力。就算是有想要让作品展示在世界舞台,因为操作难度过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化输出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听到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成为席卷世界热潮的“弄潮儿”。

知识拓展

1.中国古代诗词界的

“神、仙、魔、鬼、圣、佛”

诗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神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二首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诗佛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219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

2.中国神话故事

女娲造人:

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巨大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精卫填海: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的女娃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原称“羿射九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根据《括地志》《史记正义》等古文献记载,羿被帝尧封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只只三足乌。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人民因此将后羿誉为英雄。

嫦娥奔月:

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子》等古书 。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中说嫦娥是羿之妻。据说羿的妻子叫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斩神鳌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这则故事的发源地,通常被称之为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

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这一著名战役使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尊称他为“黄帝”。黄帝者,黄色的土地。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许仙和白娘子: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

《白蛇传》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点我咨询更多0元日本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