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严浩并不认为自己的创业史有多惊逃诏地。似乎他是那种一路顺风得让人有些羡慕的人。

“我1981年就到日本了,是教育部公派的第二批本科留学生。七九级大学生,在国内只上了半年大学,培训了一年日语。”

到日本的时候,严浩仅有十八九岁。作为公派留学生,他的求学生涯无疑比后来1980年代末东渡日本的大批中国留学生要轻松得多。最重要的是,因为早年就去到日本,很快就融入了日本社会,包括接受日本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等等,这对他后来创业非常重要。

“那个时候很少有公派生,第一批只有一百人,而且分散在各个大学,从北海道到九州,每家大学只有二三个人,周围都是日本同学,所以很快就融入他们了。”

刚去日本的时候,国家支付足额学费,另外还有七万日元生活费。而且一开始不允许打工。所以,当时严浩的生活主要以校园为主,相当简单。

四年以后的1984年,严浩本科毕业,恰逢中国改革起步。国内开始推出硕士研究生制度。教育部又征询他们的意见,看他们是否愿意继续留日读硕士研究生。

严与他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继续深造。但是严那个时候做了一个最重要的选择:从原本的计算机系,转去东京大学的医学统计专业。这一选择几乎改写了严的历史。但当时转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导师转去医学系了,可以说很偶然的机会去读了这个系。”严浩说。

严浩真正事业的起点就在读医学统计博士研究生的时候。“1980年代后期,日本的医药业发现,需要对药物做医学统计和临床试验,因为单纯做基础研究是不够的,需要用数据来说话。但是当时日本医学统计专业还很少。”

所以,当时有许多医药公司找到严浩的导师,然后导师就让严浩及其同学以兼职的形式去做医学统计项目。

很快严浩就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项目需求很足。仅仅靠做项目,严浩在读书时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600万日元,当时大约折合6万美元左右。有了足够而且稳定的收入,严浩索性放弃了奖学金。

一开始就与大的医药公司打交道,严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和彼此的信赖。由于他们提供的是高度专业性的服务,所以与大医药公司的工作关系很平等。

不久以后,严浩与他的一些同学们建立了一家公司。当时严浩也还只是“玩票”心态。“一开始创业的五个人,都是朋友,而且都是学生,公司也是松散型的,有点俱乐部性质,因为大家不一定要在这个公司里发展。”严浩说。

当时严浩也没有准备好在日本长久发展。公司成立了三年,严浩的学籍都还一直在东京大学里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