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海外留学的中国青年,从理论上讲,应该不存在打工的问题。因为在向目的国有关的机构提交申请资料时,都附有充足的留学资金证明,能够保证申请者在海外的留学生活。最近更有国内的一些记者,在撰写每年因留学而流失的教育资金达40亿元人民币之多的文章。但是,所有反映中国留学生的电视连续剧、小说都把留学生的海外生活凝缩在打工上,最引人注目的有《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今年更有名扬全国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如果以国内题材的标准来命题,似乎把题目改成《北京盲流在纽约》、《上海盲流在东京》更贴切,为什么中国记者笔下腰缠数十万贯下东洋、奔西洋的天之骄子都在声讨在异国的打工生活,归根结底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收入的差距,决定了中国学子在海外的生存模式。

和留美、留欧的中国学子一样,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基本上都是靠打工来解决生活费、学费的不足部分。中日学生的父母收入,相差20倍以上。日本中产阶级的年收入,平均在500万-700万日元,即40万-50万人民币之间。留日学子期望自己的父母支付在日本的学费和生活费,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打工就成了抵达日本后最头痛的事!那么,如何解决打工难的问题呢?

首先,要有正常、健全的心态。大部分赴日留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境富裕者渐多。直至赴日留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解除依赖心理,更放不下面子。中国传统的鄙视体力劳动的恶习,使绝大部分人反感体力劳动,以体力劳动为耻。所以,在国外打工者,少有不失去心理平衡者。故常有"我发达了,要雇日本人(或美国人)给我打工"的豪言壮语。最普通的是,把打工和尊严的失去等同起来。然而,打工就是我们初抵日本时,解决生存问题的一种生存手段。再深想下去: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在日本靠自己的能力(体力),挣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不依赖父母,不向国家、社会伸手,这才是最大的尊严,而他(或她)的同龄人留在国内连和恋人约会的钱也向父母伸手讨要。

其二,对日本社会和我们自身的现状要有客观、理性的认识。赴任何发达国家留学,都会遇到因经济落差而产生的苦恼。留学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一条必须付出泪水和汗水的道路,何必去埋怨他人呢?谁会雇佣很难与自己和客人沟通的打工者呢?看美国人、韩国人甚至台湾人定的日本留学记事,他们大多将笔触集中在文化、风俗的方面,很少有象中国留学生把留学生活简缩到一个侧面--打工、打工、打工。

归国数年,回想在日本的打工生活,酸甜苦辣非身历者不能理解。但对以前打工的游戏店、麦当劳店确有一种感谢之情。在我们言语尚不流利的时候,他们收留了我。我读大学,买自己喜爱的书籍,连归国后养家糊口的金钱都是那个时代所积,常有一种感谢之情在心。去日本出差时都要绕道去看看,类似"知识青年"的怀旧吧!

其三,要在赴日前掌握日常生活的实际技能。许多留日学生在出国前,都不会料理自己身边的日常事务,全由父母义务包办,一旦远离家庭便束手无策。有一位女孩不会做饭,抵日本后总是在外买饭吃。我写信劝她:你在日本不是一年、二年,读完硕士要八年,难道都要在外面买饭吃?何不自己学做饭,一方面培养日后的生活情趣,再一方面省下钱可以做许多有益的事。后来她暑假回国突击学做饭。许多留学生在抵日的初期,语言不通,学习跟不上,打工解决不了。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在精神上都会有崩溃的感觉。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到日本后年龄稍大,有社会经验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主要是因为这类人具有实际的生活技能,客观上容易适应异国的生活环境。

其四,寻找打工的机会。不要埋怨周围的环境,要明白自己就是活广告,以自己的人品、能力赢得先辈、同学和友人的支持与帮助,由他们向老板推荐,是一条捷径。因为一直有留学生打工的地方肯定是有雇佣留学生的经验的地方。再就是注意打工杂志和店门口的求人招贴。虽然有被拒绝的可能性,但时刻也有成功的可能性存在。要尽量创造长期打工的可能性,只有认真的工作,方能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尽可能熟悉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要有责任感。常常需要忍耐、磨合,得到雇用方信任后,才能长期打工。

最后,要注意学习和打工的平衡:为了解决留学生活的经费,也为了丰富社会经验,了解日本社会,打工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要忘记留学的目标。

最重要的忠告:不要迷恋于金钱,莫忘初衷,一念之差,使赴日留学的目标成空。日本语学校毕业后,进入大学,有可能申请各种奖学金和经济资助的机会,助各位完成学业。希望大学做一名堂堂正正的留学生,筑成百年大业!  

声明:沪江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发现本网站发布的信息包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链接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相应处理。

相关推荐:

日本留学打工需要有三手准备

日本留学:如何正确选择打工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