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松尾芭蕉生于伊贺上野,本名松尾藤七郎,通称忠右卫门。 他十岁开始做大将藤堂家的嗣子良忠的侍童。良忠师从北村季吟学习贞门俳谐,因此芭蕉也对贞门很亲近了。 后来在江户,芭蕉写出了《谈林十百韵》,已经具有很明显的谈林俳谐风格。 后来他在甲州逗留期间又作有《俳谐次韵》《武藏曲》《虚栗》等句。直到完成了《猿蓑》才正式确立了"蕉风俳谐"的风格 松尾芭蕉的主要作品有:《荒野纪行》《鹿岛纪行》《幻住庵记》《深处的小路》《俳谐七步集》等。他的风格主要是表现作者纤细的感觉,表达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古池》
日本作家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古池》句单薄平易,甚至浅近无味,细细玩味,则可体味它幽微深远的意蕴。

原文: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

译 文:

1.悠悠古池畔,寂寞蛙儿跳下岸,水声轻如幻。

2: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

3:古池冷落一片寂,忽闻青蛙跳水声。

4: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5:寂寞古池塘,一只青蛙跳水中。

6:绿蛙落古井,寂寂闻水声。

赏析:

《古池》不仅为众人所欢喜,也是芭蕉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据说,在芭蕉弥留之际,下面的门人曾向他索辞世绝句,芭蕉回答说:“古池句乃我风之滥觞,可以此为辞世句也。

《古池》就是通过闲寂的独特表现力来产生艺术的风雅美的,漫不经心地粗粗一看,会简单的以为《古池》句单薄平易,甚至浅近无味,细细玩味,则可体味它幽微深远的意蕴。古池塘、青蛙入水、水声响,三个句子(这是从格式上说),三个物象,但他们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诗人的“妙手”(心?)偶得”的“天机”。清幽冷寂的古池塘,四围静穆,水面平和,青蛙蓦地跃入,发出清脆的扑通声,猝然打破了这静谧之境,余音追随逝波,很快又归入冥漠空无,古池塘复又一片静寂。就在这一瞬间,动与静、寂与响,无隙地结合在一块,或者说,动与静、寂与响在时间之外完成了几度转递。
周裕锴先生说,《古池》句“写静中之动,寂中之音,艺术风格直逼王孟胜境”,这实在不算妄评。在这一瞬间,实是难分动与静,寂与响,而是让人自然地转而置心于这无限广大的静寂之中所蕴含的自然的节律,时间的神秘,由“象的天机”而追寻“意的天机”……近似于李泽厚先生论庄禅的悟境所说的,“‘永恒在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恒’的这一直觉感受”。而这种忘我之境就是芭蕉的“闲寂”与“风雅”。
 
本内容为沪江日语原创整理,部分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