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所谓「年轻人文化」,严密说来是战后才形成。战前,文化先驱或推波助澜者通常是一些知识分子,换句话说,是成人在主导文化。战前乃至更早的时代,年轻人无法也无力主张自我存在,甚至是一群沉默的弱者。战败后,所有既成概念与旧有体制全部瓦解,使得「是」、「非」均缺乏标准规范可遵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失重状态」,人人无所适从、无法可循。

战败那一年,上野车站每天都会出现饿死者,最多时一天有六个饿死者。翌年,斑疹伤寒、天花、霍乱等恶疫猖獗,全国死亡人数总计高达七千。一九五○年韩战爆发后,混乱的社会才急遽收束,人们努力地构筑「战后市民社会」,往秩序之路迈进;年轻一代的却我行我素,有的踯躅不前,有的暗中摸索自我的秩序……总之,他们不再盲目跟随大人的足迹。这正是「年轻人文化」的酝酿期。

「年轻人文化」的开创始祖是「太阳族」。现今称谓新生一代为「某某族」的标签词句也是自此而来。

「太阳族」出现于昭和二十年代末期,正是在战争中渡过童年、青春时期迎接战后的一群。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当时还是大学生的石原慎太郎(现为东京都首长),便曾以战后都会年轻人的风俗潮流为主题,写下一部名为《太阳的季节》小说,荣获芥川文学奖,翌年拍成电影,造成史无前例的疯狂潮流,也招惹成人注目与警戒。

与当今年轻人举动比较之下,「太阳族」其实相当可爱,充其量不过是呼朋引伴聚集在湘南海岸喝酒、唱歌、打架,或是三五成群相约到深夜吃茶店闲磕牙、熬夜而已。但对当时急于重建新秩序的成人来讲,他们是一群伤风败俗的「无轨道集团」;于是,湘南海岸出现了监视青少年行动的巡视组织,地方政府制定了取缔深夜吃茶店的条例,公共媒体组成「媒体恳谈会」,呼吁电影公司慎重考虑不要拍摄此类青春电影……。

《太阳的季节》上映后两个月,由石原慎太郎之弟石原裕次郎主演的《疯狂的果实》,又创下票房高达一亿五千万日圆的记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裕次郎旋风」。之后,银幕中的「裕次郎」便成为当代年轻人憧憬的偶像,也代表当时的「年轻人文化」。

接着是一九五九年出现飙车族始祖「雷神族」,服装是黑皮革夹克,颈上系着一条白色领巾,有如二次大战战斗机飞行员打扮,不过都是单独骑着摩托车自娱,不会做出集体制造噪音的行动。

然而,包括一九六一年出现的「六本木族」在内,这些都只是社会一隅突发性的现象而已,还无法形成大众特有的固定文化。「年轻人文化」真正演变为显著社会现象并成为带动社会走向的火车头,则要等战后婴儿潮的「团块世代」跨入青春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