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0日是星期天,阳光和煦,尽管气温不是很高,却给人祥和的暖意。中午12点左右,可是位于上海徐汇区岳阳路上的中科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始热闹起来,现场决赛时间定于下午2点开始,然而来自祖国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以及上海等各地的8名年轻选手即湖南选手张群惠,江苏选手孙雪梅和牛伟,江西选手刘述芳,安徽选手田华,上海选手郑啸宇、沈震乾和赵斐,早已按耐不住跃跃欲试,展现才华的激情,早早来到31号楼A座2楼报到。顷刻间,年长74岁乃至年幼4岁的决赛观摩者们陆续走入会场,年轻观摩者居多。观摩者的平均年龄低于40岁,会场氛围朝气蓬勃。

下午2点,主持人商冬梅与朴明爱宣布会议开始,大赛组委会评委会副主席翁国强致辞,随即进入决赛。赛题由听译实践(日汉互译各1题),视译实践(日汉互译个1题),译理答题(用中文回答10题)构成。现场评委由译学教授、专业译审与考取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的年轻译者组成豪华评审团。

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江苏的7号选手孙雪梅脱颖而出,摘得了“荣鼎优胜奖”桂冠,并且荣获免费跟团赴日本旅游五天的证书。张群惠(湖南)牛伟(江苏)刘述芳(江西)田华(安徽)郑啸宇(上海)沈震乾(上海)赵斐(上海)荣获优胜提名奖。

赛后,大赛冠军孙雪梅发表了励志感言。紧接着,何敬业教授,陈九皋译审,吕青云组长,安勇研究员先后致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青春寄语。

最后,大赛组委会评委会主席叶荣鼎教授做了客观的点评,详细解说了译理试题及其答案。他说,翻译是事物,凡是事物就有其规律,抓住了规律,就能研制出科学的翻译方法。他还说,一个民族要从理论的高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否则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他最后说,理论要方法化,否则那个理论是苍白的,是经不住实践检验的,也是经不住历史检验的。

3个小时的决赛观摩很快结束了,年轻的选手和观摩者都依依不舍,互相道别,互道新年顺利,互祝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12届荣鼎奖全国青译大赛决赛现场再次相遇,度过愉快的决赛观摩时光。

荣鼎奖由来:

2007年,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一位秘书长向被誉为“中国日语翻译大师”的叶荣鼎教授提出建议,创办全国性翻译大赛,认为叶荣鼎教授以1000万字荣获了外国文学译著数量之最大世界基尼斯证书,以及国际亚太地区文学APPA翻译金奖(我国是会员国),而且又是我国对应译创始人,尤其还翻译出版了日本推理侦探文学鼻祖江户川乱步小说全集46卷,荣获了日本颁发的感谢状,强调用叶荣鼎教授的名字命名大赛够格,合适,具有权威性。就这样,叶荣鼎教授听从了建议,开始细致地着手准备工作,又经过与张柏然教授,翁国强译审,陈九皋译审,江片宏教育家,唐红浙教育家等志同道合的学者们充分讨论,并在他们的鼎力协助下,首届全国性“荣鼎奖全国青译大赛”于2008年4月在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成功地拉开了帷幕,从2008起至2010年,每年举办两届。

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至2016年1月10日共举办了11届,拟2016年10月举办第12届。自第一届大赛以来,大赛组委会和评委会高举“视翻译主体的天职为对应翻译,视翻译客体的信息为著作权物”正确的对应译理念与“在准确的基础上,生动活泼且艺术感染力地用一种文字再现另一种文字承载的包括文化在内的所有信息。”对应译定义大旗,坚持以“全意还原”的对应翻译标准评审参赛译文,还不断创新大赛模式(70%译理答题以及日汉互译的30%笔译,视译与听译)。迄今,平均每届均有七百多名选手参加初赛,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出十名选手,邀至上海参加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先后共计十一名选手脱颖而出,摘得优胜奖桂冠,并获免费跟团赴日本旅游五天的证书。

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翻译事业的栋梁。正如陈九皋译审说的那样,名副其实的“荣鼎奖全国青译大赛”已经成为我国翻译事业的一张厚重的品牌名片。

本内容为第三方机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