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村上春树中文版翻译换人一事引起业内的口水仗,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其中一个争论焦点是“究竟谁最能理解原文?”

这个设问看起来很自然,因为俩人无非是比较一下谁的外文功底牢固,不仅牢固,而且还要用中文表达得好才行。自负的人说:“我日本生活的时间长,对村上春树描写的气氛和场面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相比,反对的意见是:“光顾得在别人的语言里洗澡,母语的表达支离破碎,译出来能成样子么?”

前者把立脚点放在外文上,后者看上去好像是把它放在自己的母语上,但说到底,两者都是从外语起因的。外语显弱的人必定会夸张自己的母语强势,而相反的是,母语显弱的人必定要宣扬一下自己的外语强,人也许都是这样,显弱的部分往往会求助于强势因素,这就好比一扇破门,涂上五颜六色以达到遮掩门破的真实。不用说,外语就是一扇门!

同时,学外语学到走火入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外语率先的念头,本来是一本非常好的中文译本,遇到过于美丽的句子,不禁要问问:“人家外国人果真是这么写的吗?” 难怪村上春树小说的中文译者也感叹:“我的翻译难道有汉语民族主义吗?”

其实,无论是外语,还是母语,我们对语言的绝对投入都是有阶段性的,外语可能会发生在学到两个年头的时候,近乎中毒,天天朗读背诵,进步飞快。与此相比,母语则发生在婴儿咿呀学语的状态之中。当然,外语中毒并不是一场病,只是一个没有比这再恰当的形容了,那种带你进入另一个音义世界,比任何翻译文字都会使你有绝对的质感。所谓“语言的质感”,不是别的,说的仅仅是“外语与母语之间”的融汇的感觉!

阿毛博客以日常生活为主线,随想随写,不完全拘泥于对日本文化的细节描述,有时写其他,许多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点击进入毛丹青沪江博客>>>

村上春树日文原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