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语听力考得是什么?短时记忆能力。对文章逻辑的理解能力。有人总结练习听力,有三种方法,操作难度由易而难排序为:泛听→精听→听写;训练循序由先而后排序为:听写→精听→泛听。你知道这些内容吗?不了解的还请往下看看吧。

  01

  1 泛听。

  就是广泛地听,同时也往往被做成了泛泛地听而效果不明显。

  人们常说的学外语要有语言环境,整日常年浸泡其中自然就听懂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让外语成为生活背景音的说法。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疗效差、见效慢。对于还有3个月(距离12月3日考试)就走进考场的诸君,远水难解近渴。而且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更难。难处在于:一个人要如何做到让自己每天生活在外语背景音里呢?何况效果又差,难以形成成就感。在毫无成就感的学习过程中,有几个人能不半途而废?反正我不行。

  再者,泛听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否则就真的只是听热闹了。

  02

  2 精听。

  就是仔细地听,要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精听需要作笔记,但不是逐字写出来,而是写出重要信息。有点像做口译笔记,听完之后看着自己的笔记,可以复述出所听内容的梗概。

  这样的练习做多了,就可以提高对文章逻辑的理解能力。有了理解能力,再听文章或者对话时,就具备了对下文的预测能力。这种预测能力不可小觑,其实它存在于我们生活里所有的听、读、看之中。这也就是开篇提到的应试技巧的作用所在。什么都了如指掌了,那么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有预测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哪怕是预测错了,也可以及时更正,总比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要好得多。

  3 听写。

  就是听完一句话、一字不差地写下来。

  这个练习的难度最大,但是也是最有效果的。

  难度大到什么程度?

  一段5分钟的录音,全程听写下来要3~5个小时。听写所用时间长短,取决于你的日语水平。

  效果好到什么程度?

  第一层次,5分钟的录音前半程,可能需要3个小时,后半程会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也就是效率会翻倍。当然,主要原因不是你的听力真的突飞猛进了。而是因为:

  你对这段话的主题和相关信息有了了解,

  你对相关词语有了暂时的词汇储备,

  你适应了这个语速和表达方式,即你的听力暂时提高了。

  第二层次,完成一段文章听写之后,再听第二段时你会发现你的专注力、进入听力内容的时间要比第一次听写快了三分之一左右(前提是你的两次听写训练不能间隔多于2天,超过一周,基本上效果归零)。

  第三层次,如此连续做10篇听写(以1篇文章5个小时计算,总耗时50小时),保证你的听力考试至少能提高20分。

  如果连续做20篇,保证提高30分。

  如果连续做50篇,保证你的日语老师都不认识你了。

  (这一招既可以用于考前临阵磨枪,也更可以用于中长期规划、立志于实现 士别三月 当刮目相看 效果的日常练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第一,可以训练对声音的敏感度。因为是逐字听写,所以每一个假名的发音,包括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都能得到重复训练。

  第二,可以训练短时记忆。让你在答题时依然记忆清晰。

  第三,可以训练专注力。让你不分神。

  如何听写练习呢?

  (1)找一段有准确文本的录音。

  用于对照自己哪里听错了、听漏了。

  可以用自己正在学的教材(没学过部分)。也可以用NHK新闻素材(有文本)、或者其他的有声读物、日剧(有日文字幕)。

  (2)以句子为单位听写。

  听写过程中,不能听一个词就按暂停。这样不能训练到短时记忆能力,也不利于训练对上述各种语言现象(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的掌握。

  一句话一遍听不懂,就反复听。直到自己的极限,无论如何也听不出来了。这个极限不能太低,听20遍就说自己不行的都是妄自菲薄,或者胸无大志。

  听的遍数多了,也就能听出其中奥妙了。有些句子虽然听不懂意思,但是能 听出来每一个假名 就可以了。不懂意思是因为词汇量不够,或是语法知识不足。听出发音才是听力训练的真正目的所在。可以先写下自己听出来的部分,再在重复听的过程中,不断补充。

  (3)听写完一段之后,和文本对照。

  把听漏听错的地方,用红笔修改。一般5分钟左右的文章,都会分出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是一个分主题。以段落为单位听写,有利于训练逻辑理解能力。

  这些内容大家练习得如何了?听力这样的题型就得在平时多练习,如果仅仅指望着考前的复习那么可能会让你手忙脚乱,又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效果。所以在日语高考之前我们要多多学习听力,沪江小编希望上面的内容可以真正的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