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关简繁体字的争论,不管是否有必要,对社会再度看待汉语有积极作用。我用日语写作写了很多年,期间不止一回体验到汉语的巅峰情景,尤其是文字,每个方块字的形状始终给人一种奇妙的遐想,所以每回听说简繁体字又争吵的时候,老觉得哪儿别扭,一时说不清,只好跟日语比较,看看是否能清理出一个头绪。

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它们都是以汉字为语言框架的,而且在这一框架之中,每一个字形的出现都是通过生动的图像而完成的,这里不仅传达了具体的意义,而且还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直诉视觉的机会。

对于把汉语当做母语的人来说,当他的目光被日语中的假名所吸引,或者被那种淡化汉字以后所呈现出的简单笔划所困惑的时候,日语的假名似乎就不仅仅是一个语法上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为视觉服务的一种印象缓冲剂。

假名是汉字的偏旁,而且它每一次单薄的笔划漫游在汉字当中,有时就象沙漠中的绿州一样。  

作为一个图像的存在,汉字的形像是饱满的,它充斥了意义的空间,象一处深深的水潭,看不到水底。汉字赋予人的想像是丰富的,但同时,凡事都以表形作为企图的内部扩张有时却令人疲劳。所谓“内部扩张”,是指那种非表形不可的表达方法。图像是天空,同时也是牢笼。无疑,获得如此感受是有条件的,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从开始用两种语言写作的时候,我对日语的印象就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语言是一幅风景画,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在美术馆里面欣赏一个作品时的情景。当人的视觉第一回跟作品接触的时候,我们或许忽略了距离的存在。但实际上,人的视线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许多都是由距离决定的。你看一幅画,拿在手边看和离开它3米以外看,甚至离开它远达10米以外而把这幅画看成一个点的时候,我们的感受能够一样吗?

换句话说,距离冲淡了我们对这幅画的凝视,而画外的空间不断地挤入视觉领域,为人的感受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参照系数。一幅画无怪乎是一个图像,它把动态的世界定格在一个静止的状态,但恰恰是由于人的思维永远不会停止活动的缘故,图像的静止却往往变成了一种感性的流动迷惑了我们的认知,乃至于把距离的概念堵之思考范围之外。  

日语也是图像,有时更象风景,尤其是假名与汉字的并用,犹如水和油注入到一起的状态。水是假名,清彻而透光,看上去是一些枝节破碎的笔划在汉字中穿梭,但假名之于汉字的拆卸作用却使汉字显露出被稀释以后的爽朗;汉字是油,滴入假名当中的那一瞬间或许是凝固住的一块痕迹,它随着假名而荡漾,不仅依靠平假名的托起,而且还借助片假名的游离,使汉字的隐喻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 。  

假名是大海,而汉字是岛屿,虽然我象一条船一样可以悠荡于大海与岛屿之间,但我的出生地永远是汉字岛,这或许是某种宿命。不过,这样的宿命是快乐的,因为它带给我的是更广阔的天空。至少,我现在觉得,我能用两种文字写作,而且从中获取私人的体验,正是这样的天空赐予我的新的生命。〈本文完〉

阿毛博客〈日文版〉心の中の風景》 

阿毛博客以日常生活为主线,随想随写,不完全拘泥于对日本文化的细节描述,有时写其他,许多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点击进入毛丹青沪江博客>>>

毛老师的作《感悟日本》2008年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该书在线阅读点击查看>>>

【沪江调查】JLPT考试之后是J.Test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