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日语(查看主页

新世界日语,中国大型的日语培训基地,中国唯一指定J.TEST社会考点。在上海拥有46个学习中心,在北京、广州、深圳、大连、青岛、杭州、苏州、绍兴、无锡、南通、温州等18个城市建立了98个学习中心。

以下是新世界日语给大家分享的精彩内容↓↓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赴日读书的势头不断上涨。即使“3•11大地震”那样的灾难,中国学生的留日人数也是下降得最慢、回复最快的。目前日本各大学的研究生院里,中国留学生已经占到了多数。他们在日本研究些什么,他们的导师又是如何教导的?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关心。

中国留学喜欢研究什么↓

从笔者个人身边的事来看,在日本大学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多为中国大学毕业,后来到日本深造。这种学生的研究课题多与中国本土的事情有关。当初我的硕士同学中,有研究“人肉搜索”的,有研究“非诚勿扰”的等等。有些留学生习惯提出一个中国的“社会现象”,扔给导师让他去找个理论来“对号入座”。然后论文由整个理论入手,批评中国的社会问题,而论据就是最初的这个“社会现象”。

在这样的研究模式下,日本的导师们往往要花费1年时间,来了解这个中国的“社会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拿“人肉搜索”举例,虽然日本“2CH”论坛上也有类似的现象,但具体内容及规模则不可与中国相提并论。这样一来,日本导师的论文指导有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些“脱靶”。而学生们则要么过于执着事例,要么过于泛泛而谈,使论文质量大大降低。

日本导师偏向研究什么↓

相反,日本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题目呢?他们一般认为,如果把博士论文比喻成一本书的话,那硕士论文则是一个章节,学士论文充其量是一个小节。中国的学士论文中常有的“宏观”、“提案”等字眼在他们看来不可想象。

日本大学生研究的一例↓

今年初笔者硕士修了时,导师在他辅导的学生论文中拣出了这么一篇。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个大五学生(即大学留年),题目为:《大阪人比东京人爱在高级商场购物说再考》。这个研究题目来源于2011年初《读卖新闻》的一篇文章,说他们计算过东京、大阪的人口及高级商场营业额得出,大阪人在高级商场的人均消费额高于东京人。由此得出大阪人比东京人喜欢在高级商场购物的结论。

不要小看这一篇报道,伊势丹高调在大阪车站开业、阪急男装百货店、近铁天王寺店重装等等,2010、2011年,大阪进入了一个高级商场再投资的热潮。当然这篇报道本身不是主因,而是业内人士的某种理念导致了这次热潮的出现。一般人看了这篇报道,也许仅是一笑置之,不愿深究它的计算方法与正确性。这位大五的学生却觉得这个结果很荒谬,因为大阪近年来的发展不可与东京同日而语,在高级商场大量消费的人群怎么可能多呢?

于是他重新对两地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读卖新闻》计算的漏洞,那就是以东京、大阪为圆点,以分别坐电车40分钟的时间距离为半径,这个圆内的人口数量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东京站出发,40分钟到达的范围是东京都、千叶县、埼玉县;而从大阪站出发40分钟,则可到达京都府、奈良县、和歌山县、兵库县,如果坐最快的快车,甚至可以往返神户市区。也就是说,如果要计算人均消费额,就必须将这些行政地域外、地理地域内的人口也计算进来。他按照这个方法重新计算,最终得出了东京人在高级商场的人均消费额高于大阪的结果。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朴素的方法,推翻了《读卖新闻》这样大报社的专题报道。而且这篇论文并不是到此结束,这个学生进一步指出媒体在信息处理上的模式化、不负责的现象,直至发展成为传媒业的现状问题。这篇论文已在很多学术大会上发表,我的导师也将它选为当年本研究室的最佳论文。

日本研究者的“微观意识”↓

日本研究者的“微观意识”可以用俗语说成是:抓把柄。这种论文的“命中率”是相当高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理论与实践的世界里也是如此。而中国研究者的“宏观意识”,则需要读论文者自己去悟了。

小编总结:日本研究者善于从某个小点出发,抓把柄研究事情发展的真相,是一种“微观意识”,而我们中国人偏爱“围观”,遇事总抱有一个看热闹的心态而不是自己去仔细研究。同样是“weiguan”,确实有点差距!希望各位有心去日本留学的童鞋们,能学到日本研究的精髓,在我们中国发扬光大,让研究的意识在华夏大地也能放光彩,这样诺贝尔学奖又何止是莫言一个呢?

>>更多关于日本留学信息请关注新世界日语部落主页<<

沪江日语日本留学站>>      沪江论坛日本留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