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你用过哪些日语教材呢?1988年秋,中央电视台《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电视讲座摄制组赴日本进行拍摄,日本国际情报交流中心给予了大力资助,赫赫有名的日本东宝映画也给予全程协助。你想了解《标日》背后的故事吗?本期专访,沪江网总编辑专程采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徐一平教授, 带我们一起了解《标日》背后的故事。

【本期人物】

徐一平: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

90年代初主讲中央电视台电视讲座《标准日本语(中级)》而被无数日语学习者熟知,从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日语教学研究界泰斗的地位。
 

"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在线地址:ZCrjQHKZXc/

沪江网:刘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日语的?为什么会选择日语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

徐老师:说到接触日语,那时间就比较长了。我今年57岁,但我从10岁就开始接触日语了。当时在北京有一所外国语学校,现在这个学校已经升级为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了。它当时还是在文革前建校,从小学3年级开始招生。我当时从原来的学校被推荐到这个学校来学习外语。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从小培养外语能力的。当时中日邦交还没有恢复,日语还不是热门专业。我当时也是报考英语专业的。报考英语的太多,最后被分配到日语班级,也能算一种非自主的吧。但到后来渐渐成为了自己的专业了。

沪江网:我们知道,大约在1993年的时候徐老师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主讲过《标准日本语》中级电视讲座,录制过程中有什么有意思的回忆?

徐老师:这个日语讲座并不是第一次,当时在东北长春那面有些老师在做过这样的讲座,但在中央电视台还是第一次。这个讲座分初级和中级,我当时讲中级的。讲座部分是在国内录制的,但是在会话部分场景都是在日本录制,我当时都是全程跟拍,这是我唯一一次经历录制这样的节目,让我感觉做这样一个内容真是太不容易了。

讲座部分呢,当时的讲稿都是我自己准备的,示范的时候都是由我和一个外国专家一起合作教授。虽然讲稿都是我自己写的,但是我面对镜头老出错,一旦出错就要重拍,因为这是教材,所以一点错误都不能出现,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还有,在录像的时候,眼前是没有学生的,大家都知道,老师讲课面对的都是学生的,初次堆着录像机录像,发现录得太死板了,录到第5讲才渐渐找到点感觉,之后又从头开始录制的。但是通过这次录制,让我学习到了面对录像机时该如何讲,这给我之后的一系列讲座带来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沪江网:当时的《标日》和现在的《新标日》有什么不同?您觉得最适合日语自学者学的的教材是哪一套?

徐老师:我觉得,《新标日》对比《标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无论是教材的新颖还是趣味性。但是《标日》这版教材为什么这么火,这么多人来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央电视台来选择这套教材来播放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后,需要大量的日语从业者。在那个时段,中央电视台选择了播出《标日》,所以造成了《标日》这套教材成为了其他教材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在选择教材上,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来学习。

沪江网:其实有很多同学都是自学完《新标日》初级就止步了,说明日语学习初级和中级之间有一道坎,跨过去就变成了日语达人了,如何跨越初级和中级的瓶颈,您有什么建议么?

徐老师:我觉得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会有一种瓶颈的问题。刚刚学习语言会出现一种成就感,但到中间会出现一种疲劳阶段。而学习日语也有的问题。在初级的时候,语法、单词都相对的要简单一些,所以会觉得很容易入门。但到了中级,有大量的汉字及语法,会发现学的没有那么快了。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要把时间段放长一些,跨度放小一点语言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语言是没有捷径的。 应该多听、多读,只有多听自己的声音,才能听见自己有什么毛病。

沪江网:徐老师在高校指教多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类学生?

徐老师:我自己也是那么学过来的。对于学生,我还是喜欢那种积极的学生。学习外语最需要的就是脸皮厚、不怕错,错了也没关系,这样的学生才能进步快。而且还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掌握自己的方法,才能学得更好。

沪江网:您如何看待现在高校的日语教育呢?高校日语本科教育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

徐老师:可以说目前日语教育发展很快,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有日语专业的学校有506所,大约50%的高校都有日语专业。并且日语专业在专业排名中排名第11位,已经超过了数学等一些知名性专业。对高校来讲,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都不太一样。以目前的形式,单纯的日语已经不能完成人才的需求了,更要有第二外语语或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目前的人才需求。听同学们讲,现在的日企,在面试时都不怎么问你日语,他会问你一些别的问题,比如英语啦,专业性方面的知识等。现在很多学校的日语专业已经开始改变,比如推出各种讲座,增加第二学位等等。只有这样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目前就业需求。